郵 箱:WLXK3D@126.COM
Q Q: 3 4 5 3 6 1 0 7 9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qū)高新寶源路780號聯(lián)東U谷二期B19棟
3D資訊
首頁 > 資訊中心在青島3D打印技術不斷刷新人類想象的今天,青島正悄然掀起一場機器人領域的變革。近日,一項基于先進數字光處理(DLP)3D 打印技術研發(fā)的多功能磁力軟體機器人驚艷亮相,其背后展現的不僅是科技的魅力,更預示著未來醫(yī)療、工業(yè)等領域的無限可能。
傳統(tǒng)制造二維或三維磁結構的方法,如模具輔助成型和紫外光刻,一直受限于模具形狀與材料類型,難以制造復雜磁結構,且通常要求結構成分均勻,使用多種材料制造多功能磁結構更是困難重重。即便多步組裝和材料鍵合技術能將不同材料組合,也難以確保制造結構的尺寸范圍和精度。而這次,清華大學汪家道教授提出的先進數字光處理技術,徹底打破了這一僵局。該技術能夠在單次打印過程中制造出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復合磁性結構,讓復雜的多功能磁結構制造變得輕松。
利用這項突破性技術,研發(fā)團隊成功創(chuàng)建了多種復合結構,包括磁性軟硬材料復合體、具有不同磁濃度梯度的復合材料,以及硬磁 - 超順磁復合材料?;谶@些復合結構,一款集硬磁材料和超順磁材料于一體的軟體機器人誕生了。它可不是個簡單的 “家伙”,在功能驗證中,它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爬行姿態(tài)下,能以每秒 0.31 個體長的速度沿著磁場方向移動;切換到滾動姿態(tài),速度更是飆升至每秒 1.88 個體長;在模擬豬胃模型內,它還能精準地沿著指定軌跡滾動。此外,翻越障礙、抓取和運輸目標對它來說也不在話下。更神奇的是,經過多物理場耦合仿真分析,這款機器人甚至能在液體環(huán)境中 “游泳” 。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雜志上,充分證明了 DLP 3D 打印技術在擴展多功能軟機器人設計和制造方面的巨大潛力。雖然目前還面臨強磁性結構與離型膜之間的粘附問題、固化深度減少以及磁性粒子沉降等挑戰(zhàn),但經過生物相容性測試后,該技術有望用于設計膠囊機器人,實現將藥物直接輸送到生物組織內傷口部位的創(chuàng)舉,為醫(yī)療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